推动医废管理信息化,助力规范治理再升级
近年来,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民对健康需求的持续攀升,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。在传统模式下,医疗废物处理始终是横亘在全国面前的棘手难题,废弃药品随意丢弃、医疗器械处置不当等情况屡见不鲜,这无疑给生态环境埋下了隐患,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为扭转这一局面,各地积极探寻创新路径,全力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工作。其中,河南省在医废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勇当先锋,致力于借助信息化手段,为医疗废物处理的规范治理再升级贡献力量。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,从医疗废物产生源头的数据精准采集,到运输途中的全程信息化监控,再到最终处置环节的高效监管,河南省全方位推动医废管理向信息化、规范化迈进,成为全国医废管理领域积极变革的典型代表。
5月15日,河南省 2023 年二级医疗机构“智能医废”工作启动暨政策培训会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召开。河南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在会上着重强调,各医疗机构务必深入贯彻落实智能医废“132”工作法。此工作法旨在以信息化为核心驱动力,大力推进医疗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,进而实现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向规范化、精细化的全面升级。
在“智能医废”工作稳步推进的进程中,河南省积极投身于“智能医废”综合监管自动化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。这一创新模型凭借精准定位以及全过程可追溯的卓越特性,对医疗废物生成、暂存、运输(交接)等全流程实现了实时、精准监控。不仅如此,模型所具备的重量校核、信息校核以及异常报警等多元功能,为医疗机构开展医废管理在线监管业务提供了全方位支持。通过该模型,医疗废物管理的科学化、精准化与协同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,有力推动了医废规范治理的进一步深化。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方面,模型发挥着关键作用,能够有效规避潜在安全风险,促使监督机构、医疗机构以及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在日常医废管理工作中,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重飞跃。同时,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依据,极大增强了对医疗废物丢失、非法处置等风险的防范能力,为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筑牢坚实防线,切实助力医废管理在信息化轨道上实现规范治理的全新升级 。
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下,推动医废管理信息化是提升医废规范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。通过全程实时监控、流程优化以及数据深度分析等手段,医废管理信息化为医废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,实现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。只有各方携手共进,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,才能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医废管理体系,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。让我们积极拥抱信息化,共同推动医废管理规范治理再升级,为建设美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。